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大宰相 > 第16章 相爷,您这招绝了
    眨眼间,大半月时间已过。
    这一日,依旧大雪纷飞,似鹅毛。
    早些时候,有工部的官员在陈朝的示意下,给出了青山县重建的规划示意图,当然,这张图大多出自陈朝的手笔。
    建筑风格也类似于后世八九十年代的县城,全都是砖石结构,一切规划的都井然有序,就连地下的排污设施也被陈朝想到,除此之外,青山县东西两侧,还规划了两个大型的活动广场,能同时容纳上万人。
    前期招募的数千工人,已经投入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。
    前期工作主要是清理杂物,平整土地,为后续的建设打好基础。
    还有一些工人则是投入偏远矿区,开采石灰石,为水泥的诞生舔砖加瓦。
    县城原有的建筑废墟上,一名精壮汉子穿着单衣,丝毫不惧风雪严寒,大老远就看见他浑身散发着热气,汗水顺着脸颊直往下淌。
    “小二,这么卖力作甚?又不是给自家建房子,你莫要被官府的人给骗了。”几个无所事事的闲汉,把手蜷在破旧的棉衣袖口里,蹲在墙头,看着王小二在废墟上卖力清理杂物。
    “我拿了钱,就该干活……干的多,拿的多,要不然钱拿到手里,也不踏实。”王小二抱起一根百斤重的木头,气喘吁吁地说到。
    闲汉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撅起嘴巴。
    他们都是没有参与应召的,每日只等着领取救济的粮食过活,闲来无事,就会来到这里,对这些“傻子们”指指点点。
    听说每日都有工钱拿,但他们没亲眼看见,也不知是真是假。
    “小二,你赚的银子呢?拿出来让我们看看呗?”有人起哄道。
    王小二拿着镐头,卖力的清理土块,他抬起头,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,咧嘴,露出一口的牙,憨厚地说道,“都换成粮食了。”
    “切!”
    有人唏嘘道。
    这定是王小二胡诌的,还换成粮食?也没少见他家里的婆娘去领救济的粮食。
    王小二也不理会这些人,继续卖力地干着,直到晌午筋疲力尽的时候,才会选择坐下歇一会儿,喝一口水。
    “哪位是王小二?”
    突然,远处的一嗓子喊来,废墟上正在休息的工人们齐刷刷地站起身,扭头看去。
    只见,数个气势汹汹的官员,在官兵的护送下,来到几人面前。
    闲汉们一看,议论纷纷,都说王小二要倒霉了。
    王小二哆哆嗦嗦地站起身,心里不免有些害怕。他哪里见过这阵仗。
    那几个身穿绿袍的官员,在有心人的指示下,已经来到王小二身边。
    “大,大人,我就是王,王小二……”王小二话都说不思索,腿在打颤。
    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,让官老爷带着官兵来抓他。
    为首的绿袍官员,上下打量王小二,“你就是王小二?青山县河村镇人士?”
    “正是!”
    那绿袍官员闻言,一挥手,两个官兵上前,把手里两个鼓囊囊的麻袋放在王小二面前。
    绿袍官员清了清嗓子,用生平最大的力气喊道:
    “河村镇人士王小二,卖力工作,表现突出,现赏烙饼一袋,大米一袋,外加现银二两,擢升工程二队的小队长,每日酬劳增加至三十五文。”
    啥??
    围观的百姓都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    只见王小二和他们是一样的表情,惊的嘴巴都合不上。
    绿袍官员伸手拍了拍王小二的肩膀,满眼都是赞赏之意,“望你日后继续努力,再接再厉。”
    王小二咽了一口唾沫,喉结蠕动,“是是是……”
    其他工人一听,羡慕极了。
    同样是工人,为啥王小二就能得到奖赏??
    就因为他干的多?干的卖力?
    于是乎,数个工人开始卖力刨土,表现自己。
    “大大人……你们还要人嘛?我要报名参加?”
    “我也要参加……”
    围观的闲汉,争先恐后的上前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临时搭建起来的帐篷里,陈朝面色如常,坐在大案后听取秦相如汇报各项工作的进展。
    “相爷,招募灾民重建进展顺利,现已有八千人报名参与,大部分被分配到清理原有的城区废墟,还有一些则是分到矿区,开采石灰石。表现突出的,已经相应做了赏赐,百姓参与热情高涨。”
    陈朝喝着茶,静静听着,满意点点头。
    只要不出乱子,把灾民好好利用起来,这场大灾很快就会过去。
    “如此甚好。”陈朝放下茶水,轻叹一声。
    秦相如一改多日来的阴霾,脸上笑眯眯的,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,“相爷,您这招简直绝了。”
    “哦?”陈朝看了他一眼。
    秦相如继续道,“您是不知道啊,相爷,以工代赈计划一出,就如您所料一般,闹事的百姓少了八成,咱们可以腾出更多的人手进行灾后重建。”
    现在,秦相如不得不佩服相爷的高瞻远瞩。
    似乎什么事情,都在相爷的意料之中。
    只是,有一点他还是有些担忧,那就是重建青山县城。
    按照相爷的计划,青山县倒塌的和没倒塌的房屋,全部推倒重建,这无异于一项大工程,所需人手将高达十几万。
    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兴建,或许会被某些人抓住把柄。
    上朝参一本!
    陈朝看出秦相如的担忧,直言道:“无需担忧,重建青山县势在必得,这是是好事,是民生大计。咱们又没中饱私囊,好处也没落在自己身上,他们愿意上朝参本,就让他们去。”
    “到头来,自然会有人替咱们说话。”
    陈朝叫秦相如放宽心,“且大胆的去干,一切都有本相兜底。”
    秦相如拱手,“是!”
    正在二人交谈间,帐篷外,突然传出激动的声音,“成了成了,相爷成了。水泥成了!”
    陈朝闻言,急忙从大案后站起身子,带着秦相如急匆匆赶往砖窑。
    不多时,陈朝带着大批人来到砖窑。
    这里,早就被陈朝安排的官兵团团围住,严禁任何闲杂人等靠近。
    砖窑经过一系列的改造,模样甚是奇特。
    这是为了生产水泥专门建造出来的。
    水泥的生产说起来并不算很困难,主要分四个步骤。
    第一,将原料石灰石从矿区中开采、破碎、磨成细粉,这个简单,青山县境内本就有大量的石灰石,只需工人将其磨成粉运到砖窑。
    第二,将石灰粉与粘土、铁粉等比例混合,分成质量均匀的生料。
    第三,将生料煅烧,变成熟料。这也是陈朝要攻克最大的一个难关,煅烧所需温度过高,且难以测量和保持,这需要吴师傅千以百计的实验。
    第四,将煅烧出的熟料加入石膏,各种辅料,共同磨成细粉,水泥由此诞生。
    “吴师傅人呢?”陈朝有些着急地问道。
    前来报信的小吏回答道,“在砖窑里。”
    说着,小吏拿起铲子,从砖窑一侧的空地上,铲起一铲刚刚炼制好的灰色的粉状物,来到陈朝跟前,“相爷,这就是吴师傅弄出来的东西。”
    由于这东西刚刚炼制完毕,还带着高温,如果用手直接触碰,会被灼伤。陈朝凑近了些,只觉脸上的皮肤被烤的生疼,他仔细看了看这东西。
    “相爷,这就是水泥?”
    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51xishuai.com。新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51xishuai.com